編采評業(yè)務
榖”與“穀(谷)”讀音相同,字形極近。因而,稍稍大意,“榖”字就會錯成“穀”字,也被簡化成“谷”字。穀(谷),音gǔ,糧食作物的總稱。在日常生活中,由“谷”組成的詞語較多,如谷物、谷子、苞谷、稻谷等;常見成語有五谷豐登、五谷雜糧、谷賤傷農等;俗語有吃了五谷想六谷;二十四節(jié)氣中,還有“谷雨”哩!榖,木名,也稱構或楮。因為人們喜歡用筆畫較...
《書刊報》(綠色版)2016年10月31日07版刊登的《古代公務員考試中的“作弊”與“反作弊”》一文,開篇語為:“中國封建王朝以‘開科取士’作為選拔官員的唯一辦法,讀書人為了博取前程,都在擠‘獨木橋’?!逼渲械摹伴_科取士”無疑是指科舉制度,而說“開科取士”的科舉制度是“中國封建王朝選拔官員的唯一辦法”,則不符合歷史事實。一般認為,中國...
2015年《中國老年》2月(上)刊有《蘇東坡的酒道酒德》一文,其中寫道:“哲宗元祐三年(1088),蘇東坡任主考官之時,他和李龍眠、黃庭堅、張耒等陪考官入閨將近兩個月,空閑無事,李龍眠畫馬自娛,黃庭堅則寫陰森凄慘的鬼詩,彼此說奇異的神仙故事。”引文中的“入閨”是“入闈”之誤。闈,讀作wéi,本義是宮中小門,泛指門。在科舉時代,人們把考...
“平視”這個普普通通的詞兒在當下的語境中,搖身一變沖向世界舞臺,火了!2021年3月兩會期間,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(xié)會議的醫(yī)藥衛(wèi)生界教育界委員時感慨:“70后、80后、90后、00后,他們走出去看世界之前,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,也不像我們當年那么‘土’了……”總書記的一席話,引起了無數國人的共鳴。上至官方對外宣傳,下到校園...
答:見,音jiàn,意為看見;音xiàn與“現”通,意為呈現。古詩中,“見”的讀音要根據上下文來判斷?!熬灰?,黃河之水天上來”,此處應讀jiàn?!疤焐n蒼,野茫茫,風吹草低見牛羊”,敕勒川中草茂畜肥的豐饒景象如在目前,此處“見”應讀xiàn?!安删諙|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,敘述詩人悠然自得的生活行為,強調的是詩人的行為與感受——居東籬之...
企業(yè)被稱為國民經濟的“細胞”,是市場經濟的“微觀主體”。企業(yè)興旺穩(wěn)定,則經濟興旺穩(wěn)定。要使企業(yè)新聞人人愛“聞”,必須努力做到“接地氣”“冒熱氣”“聚人氣”。接地氣,發(fā)掘企業(yè)與普通公眾的相關性據《現代漢語詞典》(第6版),“企業(yè)”的解釋為“從事生產、運輸、貿易、服務等經濟活動,在經濟上獨立核算的組織,如工廠、礦山、鐵路等”。由此可以看出...
截至2023年1月1日零時,極目新聞全媒體用戶數突破1億。其中,客戶端、微博和抖音三大平臺用戶數均超過2000萬,微信用戶量突破600萬,多個平臺用戶數居中部第一,全國前列。2022年,極目新聞“兩微一端”總發(fā)稿量超過25萬條,其中,被人民日報、新華社、央視等主要央媒轉載的原創(chuàng)稿件近萬條,日均轉載量近30條。這些央媒轉載報道,導向正、...
故事帶給人們的是圖像化、形象化、情節(jié)化的記憶,比單純的道理更讓人記得住、記得牢?!短貏e關注》從創(chuàng)刊起便受到市場熱烈追捧,期發(fā)行量一度高達437萬份,即便在傳統(tǒng)期刊面臨時代挑戰(zhàn)的今天,依然保持著超百萬的期發(fā)行量。用爆款思維選故事、講故事,正是這本期刊20余年經久不衰的主要原因。如何判斷好故事好的故事要建立起共情效應,讓受眾感覺這個故事和...
網絡新聞評論,其定義是“通過網絡媒體就當前新聞事件或事態(tài)發(fā)表評價性意見”,是解讀新聞的一種重要形式。從中央到地方,許多網站創(chuàng)建了品牌評論欄目,如人民網的《觀點頻道》、新華網的《新華網評》、紅網的《紅辣椒評論》、荊楚網的《東湖評論》等。媒體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,網絡新聞評論寫作應具有“六度空間”思維,即有態(tài)度、有深度、有溫度、有高度、有厚...
近年來,中國水運傳媒結合行業(yè)實際,持續(xù)探索“新聞+”運營新模式,堅持用戶思維,以用戶需求為出發(fā)點,建立行業(yè)“朋友圈”關系鏈,通過行業(yè)社群深度鏈接用戶,采用前沿數字傳播技術,創(chuàng)新傳播手段和傳播形式,不斷探尋中國水運傳媒“新聞+”轉型發(fā)展之路。如何實現“新聞+”模式轉型?1.變受眾為用戶是成功轉型的關鍵行業(yè)媒體要建立用戶中心意識。用戶即陣...
你知道寫好人物故事的這些秘訣嗎?陶建群一篇好的人物報道,需要有對話、細節(jié)、動作這三個要素。運用好這三個要素,就能把人物寫活,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◇先說對話◇精彩的對話,不僅是表達人物性格特點、展現內心世界的需要,而且最能反映其思想品格、價值取向、精神本質,給人以教育和啟迪。前不久,人民日報高級記者、記者部原副主任王學孝寫的《別叫我錢老...
宿遷市宿豫區(qū)糧食產業(yè)園項目集糧食倉儲物流、加工貿易、檢驗檢測等為一體,是完善縣域“中心庫+骨干庫+收納庫”倉儲物流體系重要載體,也是保障全市糧食安全、提高全省糧食宏觀調控能力的“蘇北新糧倉”。圖為12日,工人在糧食產業(yè)園的淺圓倉工地施工。方東旭攝
江蘇1+13省市黨報夜歸人互通有無、互相學習,架起終端出版的友誼之橋,“新華夜歸人”聯手13個設區(qū)市黨報,共同推介、展示月度版面精品。四月,高質量發(fā)展、全民悅讀、產業(yè)開拓、經濟發(fā)展、文化保護……兄弟黨報各展所長。夜歸人“江蘇風”與您分享四月精彩版面。
4月9日,以“活力仙林無限超越”為主題的2023南京仙林半程馬拉松鳴槍開跑。4月16日上午8點,南京江島半程馬拉松在南京生態(tài)科技島鳴槍起跑。……南京很適合舉辦馬拉松,但“跑馬”這項活動在版面創(chuàng)意設計上卻并不容易產生巧思,更多的時候,它體現的是構成和設計。所能做的無非就是,眾多“跑馬”圖片中哪張適合做主圖?需要做怎樣的處理?其他圖片跟它...
出版部尹老師身為江蘇省委文件第一讀者,校對功底深厚,近日,他以《怎樣預防報紙出現政治性差錯及其他各類差錯分析》為題分享了他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典型差錯案例,實用性強、通俗易懂。推文整理尹老師的講課內容,干貨滿滿,可讀可鑒。
經,媒體客戶端在中央廚房建設、生產流程再造、主流輿論傳播等方面發(fā)揮重要作用。比如,以客戶端為樞紐,重構內容采集和分發(fā)機制,落實網絡傳播的移動優(yōu)先戰(zhàn)略,實現報網端的一體化整合;探索內容敘事、融合形態(tài)的傳播創(chuàng)新,發(fā)揮客戶端在頻道入口、專題合作、內容運營方面的多元價值。如今,隨著超級互聯網平臺用戶規(guī)模擴大、連接屬性更加強化、日益嵌入日常生活...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:“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,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?!边@是基于時代發(fā)展趨勢和國家戰(zhàn)略要求,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(tài),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文化建設方向和目標,也是新聞事業(yè)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。近年來,在新興媒體的沖擊和媒體融合的縱深推進下,我國長期形成的中央、省、市、縣四級媒體架構,以及廣播、電...
隨著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媒體不斷發(fā)展普及,傳統(tǒng)的依賴于新聞媒體采寫編發(fā)的信息傳播流程已經重塑,對傳播生態(tài)也產生重大影響。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教授大衛(wèi)·阿爾賽義德認為,傳播生態(tài)指的是各種論壇、媒介和信息渠道的結構、組織與可接近性。以往受眾習慣于從各大新聞媒體接收信息,如今各家新聞媒體的手機客戶端以及微博、微信、今日頭條、抖音等平臺上,...
Newsletter已持續(xù)多年成為西方新聞界的一個熱詞,甚至成為很多傳統(tǒng)媒體的轉型抓手。我所知道的包括《紐約時報》《華盛頓郵報》《衛(wèi)報》等在內的西方主流媒體和包括《中國日報》在內的國內一些媒體以及很多新聞客戶端,無不在用,且效果甚好。Newsletter可直譯為“新聞信”,原指在近代報紙誕生前,人們通過信件將新聞傳播給對方或多方的一種...
尤莼潔(數據新聞中心總監(jiān)):當時看到孟老師的文章后,我就覺得這可以做成一個很棒的可視化產品,我們最初是想做成一個互動游戲,重點是如何在老建筑中安裝馬桶,或是把安裝的過程用圖像來呈現。但在推進時,我們逐漸跳脫出原有的報道,因為不能為了融媒體而融媒體,還是需要去思考這個選題核心的內容與價值——城市面貌變化中體現的歷史意義與價值。孟群舒: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