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子報
電子報

也談南北差異


  來到這個學校,來到東北,我想最大的收獲莫過于在一個新的環(huán)境開始新的生活。
 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學校的柳樹,為此自己還鬧過一個笑話。開學報到的時候,跟著迎接新生的學姐一起走著,看到路兩邊的樹,我不禁發(fā)出感嘆:真不愧在東北,松樹比我們家那兒的粗多了。結(jié)果那學姐笑了,一開始不知其故,后來再仔細看了看那樹,才知道,原來是柳樹。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,還是在文學作品里,柳樹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一種柔情與嫵媚,纖瘦的腰身,低垂且迎風飄動的枝干,遠遠看去像是哪家姑娘的秀發(fā)。而這里的柳樹,粗大的樹身,參差不齊且直挺的枝干,倒是跟我們家那兒的馬尾松有幾分相似,后來知道了她的名字———旱柳。一方水土養(yǎng)育一方“樹”,似乎也可以從樹的不同中看出人的性格的不同。
  再講講自己在食堂的見聞吧。在這買飯原來是按“兩”來賣的,而在南方,付了錢以后,就是一大碗,不管你多了還是少了,收一樣的價錢。這里精確到“兩”,雖多了一些工作量卻減少了很多浪費。另外這里菜的分量都很足,油很多,絕對不會讓你餓肚子!
  還有就是樓房設計的不同,在來之前,我只知道因為要隔寒保暖所以北方的墻要比南方的厚。來了之后,我又發(fā)現(xiàn)一些差異。比如在南方,走廊是靠外的,不僅可以增加光線,還可以看看風景,夏天的時候可以依著欄桿吹吹風,冬天可以曬曬太陽。在這里,走廊都是在樓室內(nèi)的,走廊的兩側(cè)是教室,相對而言光線比較暗,但在御寒上有不少優(yōu)勢。此外,每幢樓的門都設有多個“關卡”,應該也是為了御寒。如果仔細觀察的話,還會發(fā)現(xiàn)這兒的窗是雙層玻璃,這可是我在一次看風景的時候偶爾發(fā)現(xiàn)的。講來講去,這里的建筑強調(diào)一點———御寒。
  如果說以前從課本或其他渠道知道的南北差異是宏觀的話,那么我想在今后的時間里,我將微觀地洞悉南北之間的差距。外國語學院 石澤瑋